当前位置 > CBD > CBD城建 > 浏览文章

杭州余杭城市建设迎来宏图巨变 融入长三角 打造“桥头堡”

  • 杭州写字楼网
  • 2019/9/25 10:30:31
导读:2019年上半年,余杭完成财政总收入500.78亿元,地方财政收入271.07亿元,分别增长25.2%和31.7%,余杭经济跑出了“加速度”。

    (原标题:余杭城市建设迎来宏图巨变 文:沈维、周云)

    千帆竞发浪潮涌,百舸争流正逢时。

    70年,不过是时间长河中的惊鸿一瞥。在历史的洪流之中,位于长三角圆心地的余杭,却镌刻下令人惊叹的巨变——

    无论是迈入“浙江经济第一区”阵营的发展之变,还是打开“三城一区一带”开放空间的格局之变;无论是手捧良渚遗址这颗“世界明珠”的城市内涵之变,还是因为“互联网+”、大数据而翻天覆地的生活之变;无论是人们内心从善如流的追求之变,还是关乎百姓福祉的“民生实事”……余杭,从“蓄势积能”到“发力超越”,都展现出了新中国成立70年,余杭宏图巨变的英姿。

    2018年,余杭完成财政总收入623.86亿元、增长23.83%,地方财政收入完成336.38亿元、增长20.13%。2019年上半年,余杭完成财政总收入500.78亿元,地方财政收入271.07亿元,分别增长25.2%和31.7%,余杭经济跑出了“加速度”。

    与之相匹配的是城市建设提档升级,交通设施内畅外联,生态环境稳中向好,每一波建设高潮,都在“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愿景上更进一步……

    东部崛起、中部兴盛、城西腾飞、西部富美,一张崭新的城市发展蓝图,已跃然纸上。

    谋定宏图 以“三城一区一带”规划做强余杭

    规划是城市的蓝图,更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路径图。

    70年来,余杭从县到市,由市转区,从最开始以行政划分为依据的城乡孤立发展模式,到确立以临平镇为中心的单核发展模式,到一副三组团的城乡都市重构发展模式……每一次规划战略的改革和调整,都见证了余杭跨越式发展的历程。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新时期,站在“打造杭州接轨大上海融入长三角桥头堡,坚定不移推进高质量可持续快发展”的谋篇布局上,余杭坚持践行“一张蓝图绘到底”,进一步明确发展方向,梳理发展脉络,调整发展节奏,未来无限可期。

    对外,连沪融杭是余杭今后很长一段时间的发展主题。对内,余杭统筹各方,因地制宜,“分区”打造,以“三城一区一带”空间格局全速推进余杭高质量可持续快发展建设。

    临平创业城:对接沪杭甬区域发展轴,把握“G60科创走廊”、“环杭州湾经济区”、“城东智造大走廊”建设契机,打造沪杭融合新节点、世界名城新标杆、都市网络新中心、北部拥江新支点。

    未来科技城:对接杭黄区域发展轴,借助科创大走廊建设,引领杭州向西形成国际化创新策源地,打造国际化创业创新社区、全国重要的创新中心、全省转型发展的引领区与高端人才特区、杭州现代化城市副中心。

    良渚文化城:对接杭湖区域发展轴,集聚发展文创、休闲等新兴业态,拓展创新型经济发展的腹地,构建城北文化大走廊。并着力打造世界文化遗产区、国家良渚文化产业发展示范区、杭州北部副中心。

    大径山生态区:着力打造大径山乡村国家公园、美丽中国新样板。

    大运河文化带: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落实大花园战略,打造运河世界级黄金旅游带、运河高端服务融合发展带。

    围绕“三城一区一带”新发展格局,打开区域发展框架,打通区域资源要素,全域综合竞争力不断增强。余杭,正以前所未有的姿态在产城人融合道路上疾步前行。

    开拓思路 以“连沪融杭”格局做优余杭

    得益于多年来“快马加鞭”的融杭发展,余杭城市建设、交通设施、产业结构多点开花。

    近日,余杭方面又传来利好消息,沪杭高速公路临平段改建工程已获省发改委批复,开工在即;留石快速路北延(石大线——望梅路)进入最后验收阶段,将于国庆70周年期间建成通车,由此,于2016年底正式启动的“三路一环”快速路工程项目将于2019年底实现全线通车。这条有效加强临平副城与杭州主城、下沙、萧山等区域的“黄金大动脉”,将有力推动余杭城市发展驶入更快车道。

    而同时,贯穿余杭东西向经济走廊“大动脉”的“一号工程”——东西向快速通道工程加紧施工,“一环四横十纵”快速路网体系也正在积极建设,运河二通道全面开工,建成后,千吨级船舶可从山东直达杭州。

    高铁方面,自高铁杭州余杭站投入使用后,沪杭同城生活变成了现实。而今,选址仓前街道的杭州高铁西站枢纽举行了开工典礼。随着西站枢纽项目的启动,余杭“融杭”之路又近一步,而更为重要的是随着西站枢纽及湖杭铁路建设,未来科技城板块与外部城市之间的人才、资本、物流等创新要素,流通将会更加便利。

    轨道交通建设方面,眼下,在余杭辖区范围内,杭州地铁1号线、2号线良渚站开通运营,5号线良睦路站、杭师大仓前站、永福站、五常站4个站点开通试运营,市民体会到了缩地成寸的感觉。地铁5号线二期、3号线一期、4号线二期、9号线一期、10号线一期正在全速推进。杭临线、杭海线等3条城际铁路正在建设。借交通之势,良渚、崇贤、仁和、塘栖等组团也将迅速发展起来。

    做大做优余杭,除“融杭发展”外,更要抓住当下“打造杭州接轨大上海、融入长三角桥头堡”这个“牛鼻子”。

    近日,一家新能源行业的高新企业与余杭经济技术开发区签订了招商引资协议,将企业总部从上海搬迁至开发区云墨智谷产业园。首批10名核心研发人员也将从上海迁居余杭,成为开发区科研团队的“力量军”。由此可见,在交通基建、产业分工等关键要素驱动下,今后余杭与长三角城市圈之间的联系与合作将会更加紧密。

    触角东延,余杭作为杭州接轨上海的最前沿,融入长三角早已动作频频:比如余杭与海宁共建杭海新城,打造“跨行政区域合作开发的样板”;推动阿里supET工业互联网创新中心成为长三角跨行业跨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参与建设长三角人工智能产业联盟;启动全国首个由地方局开发的网络监管异地协作平台,建立沪杭人才专家库……

    余杭方面表示:余杭要打造地理空间桥头堡的升级版,即“创新创业”桥头堡、“文化文明”桥头堡、“幸福美丽”桥头堡,结合“三个全域”建设,大步迈向“长三角”。

    依托生态 以“全域美丽”目标诠释余杭

    锚固发展方向和空间布局,当前,余杭以“五大余杭”为引领,推进全域创新策源地、全域美丽大花园、全域治理现代化“三个全域”建设。这对余杭下一步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

    其实,今后的城市经济竞争,就是“环境”竞争和“人”的竞争。

    这两年,余杭大力推进品质城市建设专项行动,启动临平老城区有机更新项目,加快文化艺术长廊、口袋公园等一系列工程建设,在保护老城历史内涵和文化肌理前提下,为临平老城注入蓬勃生机。截至目前,有机更新一期文化艺术长廊及7个口袋公园已全部建成,此次更新共新建公共建筑4幢约9800平方米,保留修复历史建筑2幢,整治周边建筑立面共40余幢约13万平方米,完成绿化景观提升3.8万平方米,并启动了临平山及上塘河亮灯工程、临平新城亮灯工程,临平副城首位度着力提升。目前,有机更新二期也已全面铺开。

    与此同时,余杭全域美丽建设如火如荼。“1办12组”高效运转,统筹推进全域美丽各个专项,以“全域+专项行动”结合方式对全域环境进行专项治理。

    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完美收官。历经两年半时间,余杭小城镇塑“颜值”、提“内涵”、亮“品质”,全区28个小城镇全面完成整治任务并通过省级考核验收,并斩获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省级样板”15个,“省级样板”数量位居全市第一。

    借力小城镇整治,全区共完成强弱电“上改下”219公里,架空线梳理1699公里,入户线28429户。整治蓝色屋顶54万平方米,拆除违法广告牌6618个。新增停车位29229个,新建改建农贸市场24个,新建改造公厕172个,新建改造公园63个,新建改建绿道48公里。累计淘汰整治“低散乱”企业(作坊)19189家,建设小微企业园区28家,新改扩标准厂房46万平方米。

    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工程绝不是“面子”工程,它是落实余杭区新发展理念的具体实践,是打造余杭一流营商环境的重要内容,也是补民生短板、扬区域优势的有力抓手。

    紧随其后的,是小城镇整治2.0版——美丽城镇顺势启动。余杭首批确立了仓前、瓶窑、塘栖、径山4个美丽城镇进行试点创建,以小城镇整治为基础的美丽城镇建设将继续发挥好“小城镇”在上承城市、下带乡村、促进城乡深度融合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而对于“绿水青山”的呵护,余杭更是不遗余力。2018年,余杭荣获全省美丽乡村示范区称号,累计实施市级精品村38个、风情小镇4个、杭派民居2个、精品示范线8条、精品区块2个。第一批41个美丽乡村精品村创建村已完成项目建设,第二批、第三批80个创建村将于年底前完成项目建设。由“美丽乡村”带来的“美丽产业”也日渐蓬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论在余杭得以生动实践。

    厚植沃土 以“民生至上”实践赢得民心

    为政之道,当以顺民心、厚民生为本。

    环顾余杭,这些年,抓住了互联网时代的机遇,制度红利、改革红利不断释放。但是,一座城市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落脚点还是在于民生。

    让百姓们呼吸到新鲜的空气,喝上干净的水,看到赏心悦目的景致,提升“住在余杭”的幸福感和获得感,这是最大的民生实事。

    在危旧房治理改造工作中,余杭全力推进危旧房排查鉴定和治理改造工作,筑牢民生“底线”。通过“腾、拆、修、控”等方式,使涉及的2920幢城乡C、D级危旧房全面实现治理解危,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得到有力保障。

    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取得新进展。截至目前,全区已通过加装电梯联审共34台,其中交付使用6台,正在施工22台,处于准备阶段(含管线迁移)的有6台,另有星河嘉园20台加梯项目处于施工准备阶段。

    农村生活污水提升改造项目稳步推进。2019年全区计划提升改造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终端210个,截至目前已开工86个,完工50个,确保11月份农村生活污水提升改造项目全部完成。

    “燃气西进”成为现实。今年,余杭区径山潘板集镇5个小区开通了管道燃气,作为“燃气西进”试点小区,1005家用户用上了天然气,圆了西部人民的“燃气梦”。截至6月底,全区累计实施天然气管线2679公里,通气点火43万户,管道天然气销售量为1.72亿立方米。今年计划继续实施老旧小区管道燃气改造2026户。

    征迁安置集中攻坚。截至2018年底,余杭全区累计征迁农居户5.31万户,累计完成安置3.23万户。2019年确保开工安置房项目35个,面积723万平方米,针对剩余在外过渡2.08万户农居户,余杭方面表示将于2023年底前完成现有在外人员的全部安置。

    同时,余杭加快对人才专项租赁住房和公租房配套建设。目前,未来科技城133号地块已开工,7宗地块正在进行方案设计,良渚新城人才房地块一、临平新城人才房地块一及杭州钱江经济开发区人才房计划10月开工。

    余杭区首座地下污水处理厂——临平净水厂项目已完成施工,该项目采用全下沉地埋式设计,以膜生物反应器(MBR)污水处理工艺达到出水一级A标准。而净水厂地面部分高标准打造了一座绿地公园,成为今后市民们健身休闲的场所……

    与城市建设同步升级的是余杭教育、文化、卫生医疗、公共服务等一系列配套项目的实施和落地,为“宜居宜业”新余杭提供有力保障。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余杭,70年砥砺奋进,行稳致远,虽远没有到达终点,但美景可待,蓝图可期。

关键词:余杭城市建设
  • 返回顶部
  • 责编:8037
  •        
  • 浏览:
  • 来源:杭州日报
[声明]文章仅供学习交流,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kf@5sw.com。感谢所有提供文章的媒体和作者。
最新相关
最新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