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office社区 > 品牌服务 > 浏览文章

iPad商标案:苹果花钱消灾 唯冠拿钱还债

  • 杭州写字楼网
  • 2012/7/3 14:16:29
导读:  广东省高院2日披露,持续两年之久的iPad商标纠纷一案最终以苹果公司支付6000万美元与商标持有人深圳唯冠达成调解协议。业内人士认为,这是一个双赢的结果:苹果花钱消灾,唯冠拿钱还债。   息战   苹果公司拿出

  广东省高院2日披露,持续两年之久的iPad商标纠纷一案最终以苹果公司支付6000万美元与商标持有人深圳唯冠达成调解协议。业内人士认为,这是一个双赢的结果:苹果花钱消灾,唯冠拿钱还债。

  息战
  苹果公司拿出6000万美元

  7月2日,广东省高院对外通报,已于6月25日向唯冠和苹果两家公司送达了民事调解书,目前该调解书已正式生效。根据协议书内容,苹果公司已向广东高院指定的账户汇入6000万美元,并向法院申请执行该协议,而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也于7月2日向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送达了将涉案iPad商标过户给苹果公司的裁定书和协助执行通知书。
  广东省高院相关负责人表示,这意味着,苹果公司与深圳唯冠公司iPad商标权属纠纷案圆满得到解决。
  这起诉讼旷日持久,2009年唯冠电子股份公司(唯冠台北)以3.5万英镑的价格将“iPad”商标转让给英国IP公司,而IP公司正是苹果雇佣为其购买iPad商标的项目公司。但当苹果2010年“理直气壮”要求唯冠深圳公司过户其持有的大陆“iPad”商标时,却被深圳唯冠告知该商标是自己的,唯冠台北无权转让。
  之后,双方就商标权属展开了诉讼大战。2010年苹果以深圳唯冠不执行其与台湾唯冠电子股份公司达成的商标转让协议为由,向深圳市中级法院提起诉讼,但一审被驳回。
  今年2月29日,双方商标权属纠纷案二审在广东省高院开庭,经历4个月的审理和调解,双方最终在法院调解下达成6000万美元的和解协议。

  和解
  博弈背后皆大欢喜

  苹果公司此前发布的2012年第二财季财报显示,中国区销售额达到创纪录的79亿美元,同比增长两倍以上。同期,全系列iPad销量达5500万部,而新iPad销量却低于市场预期,不到1200万部。业内人士认为,这也为三星等主要竞争对手提供了缩小与苹果在中国内地平板电脑市场差距的机会。
  长期关注知识产权诉讼的律师李晓宁对记者表示,对于苹果公司而言,获得iPad商标权,解除新一代iPad在中国内地地区的禁售也越发显得急迫。“在竞争中,自己停步不前就相当于对手快马扬鞭。”
  事实上,专家介绍,由于苹果当初在签订合同中的疏忽,苹果通过诉讼得到iPad商标的机会并不大。
   对深圳唯冠而言,旷日持久的诉讼也不利于维护其利益最大化。记者从唯冠代理团队内部了解到,由于唯冠目前拖欠以8大银行为主的债权人近4亿美元债务,因此债权人希望尽快将“iPad”商标这一唯冠目前仅有且价值最高的“无形财产”变现偿债。但这次诉讼只是一场确权诉讼,如果最终确认了唯冠对iPad商标的拥有,还需要经历索赔诉讼,从走完法律程序到唯冠拿到赔偿可能需要几年时间。
  因此,以金钱换时间,成为双方共同认可的原则。双方最终达成6000万美元、约合3.8亿元人民币的赔偿金额,也正是多次协调和妥协的结果。

  反思
  企业知识产权“双刃剑”作用

  专家认为,这起商标诉讼以和解告终,将成为中国知识产权中的里程碑事件。李晓宁表示,这起诉讼让企业重新认识了知识产权的双刃剑作用。
  暨南大学知识产权学院副院长徐瑄认为,就这起商标纠纷而言,苹果由于疏忽而买单,最终支付赔偿,这在法律上并无争议。一方面案件中“iPad”关联的巨大利益警示促进企业主动维护商标、重视知识产权的巨大利益,也提示了如苹果这样拥有庞大法律顾问和知识产权机构的跨国公司,也可能在知识产权领域疏忽犯错,这应成为中国企业的反面教材。
  有关专家介绍,当年苹果试图通过影子公司(IP公司)低价收购商标,又在未能确认商标所有权之前就贸然使用,这是一场危险游戏,贪小钱最终吃了大亏,作为世界市值第一的公司,苹果的经历应当为企业所警示:在知识产权的领域,无论体量多大,都没有法律豁免权。
  徐瑄等专家认为,iPad商标案的结果并不是鼓励国内企业“碰瓷”,以注册而后恶意诉讼的方式谋取不当权益,而是首先学会保护自己的权利,并在别人侵犯时学会维护自己的利益。

关键词:“iPad”商标,商标纠纷,企业知识产权
  • 返回顶部
  • 责编:8037
  •        
  • 浏览:
  • 来源:新华社
[声明]文章仅供学习交流,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kf@5sw.com。感谢所有提供文章的媒体和作者。
最新相关
最新发布